?
新興技術必然帶來新的發展模式。具備了諸多優勢和特點,移動酒店也為未來的酒店業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前景。
“移動酒店未來或將成為酒店行業新的發展趨勢。”近日,首屆移動酒店發展峰會在成都黃龍溪景區舉行。峰會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和酒店業界人士圍繞移動酒店的優勢與特點、發展現狀、未來前景、運營模式等展開了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擁有諸多優勢的移動酒店未來很可能引發新的投資熱潮。
優勢明顯
業界人士之所以看好移動酒店將成為酒店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其明顯的優勢與特點。
從概念上來講,移動酒店主要是依托裝配式建筑來實現酒店的建造和移動化運營,目前使用較多的裝配式建筑主要采用鋼結構和木結構,已經日益成為現代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造時間遠遠短于傳統酒店是移動酒店的優勢之一。中集集團的蔡德亮向與會者展示了一組研究數據:每萬平方米的傳統酒店需要210天左右的施工周期,而移動酒店只需120天,建造時間成本約為傳統酒店的57%。
環保是移動酒店的另一大特性。數據顯示,每萬平方米傳統酒店的建筑垃圾約為500噸,而同樣面積的移動酒店只產生5噸建筑垃圾;回收率方面,傳統酒店約為20%,而移動酒店則高達90%;在建造過程中,每平方米傳統酒店需耗水0.15立方,移動酒店則低至0.005立方。
對比各項數據可以看出,相對于傳統酒店,移動酒店在抗震等級、抗風性能、保溫性能等方面都擁有明顯的優勢。
可移動性使得移動酒店具備了更多優勢。首先,移動酒店的生產制造不在旅游目的地,僅需在目的地完成安裝即可,這對于旅游景區來說,將噪音、能耗、污染等降到了最低,對景區的正常運營幾乎沒有影響;其次,考慮到當前關于旅游景區、尤其是自然保護區的土地政策等因素,能夠運輸、便于拆卸的移動酒店比傳統酒店更易通過審批;第三,由于移動酒店的工廠化程度極高,85%—95%的部件均可在工廠加工,比傳統的建筑現場作業人數減少約60%,人力成本明顯更低;同時,在淡旺季分明的旅游目的地,移動酒店還可以隨時“搬遷”,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

前景廣闊
新興技術必然帶來新的發展模式。具備了諸多優勢和特點,移動酒店也為未來的酒店業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前景。
移動酒店的應用范圍可以說非常廣泛。人們能夠想象到的旅游景區、旅游城鎮等,都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求配備移動酒店;此外,如大型嘉年華、大型體育賽事之類的臨時性休閑度假場所也能讓移動酒店發揮長處。
以“青馬車寨”承辦2014年南京青奧會賽車項目為例:由于比賽場地位于遠離城市的開發區,必須要臨時解決運動員、教練組、裁判組、工作人員的住宿問題,移動酒店成為首選。由41臺房箱組成的酒店僅用了20天就建造完成,而且具備了傳統酒店的主要功能,圓滿完成了此次接待任務。
當前,我國酒店行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也面臨著一些新的痛點,例如土地政策、投資回報率、環境污染等等。而移動酒店不僅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開發商還可以根據目的地的特色進行投放,如集裝箱能夠展現工業風,小木屋適宜配套鄉村旅游,樹屋能完美融于森林等等。
如家酒店集團在發展“如家小鎮”時,運用的就是移動住宿概念,提供集裝箱、小木屋、帳篷等多種住宿形態的非標住宿服務,不僅滿足了消費者越來越強烈的個性化需求,還有效彌補了旅游城鎮的住宿短板。
放眼我國的酒店行業,雖然傳統酒店仍占據著半壁江山,鄉村民宿在特色小鎮和鄉村旅游中也勢不可擋,但移動酒店作為新興產品也日益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移動酒店或將呈現出移動露營客棧、移動鄉村別墅、移動農場公寓等多種形態。
“移動酒店是新形勢下酒店行業的一種新產品,其與傳統酒店在目標群體、服務標準、硬件設施、功能配套等方面都有著一定差異。”四川省旅游飯店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鮑小偉說,“希望移動酒店在發展過程中彰顯自身的特色和個性。”他認為,移動酒店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或成投資熱點
憑借著成本低、可回收、可移動等優勢,移動酒店已經日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和青睞,未來或將成為酒店行業新的投資熱點。
眾所周知,傳統酒店的投資巨大,土地、建設、裝修等成本加起來動輒上億元,這讓不少有意于酒店行業的潛在投資者望而卻步。相比之下,移動酒店的“門檻”低了不少。
打開網絡上一家移動酒店的經營網站,只見72平方米、精裝修的集裝箱式移動酒店的報價僅為18萬元,一座10平方米左右的林間小木屋僅售2萬元出頭。如果以100間客房核算,那么一座移動酒店群的建造成本僅需1000余萬元甚至更低,大大低于同等規模的傳統酒店。
“事實上,房車露營地就是我國目前最常見的移動酒店的形態之一。”成都車行八方汽車俱樂部有限公司總經理付嵐說,“我國目前的房車保有量和移動酒店數量不及某些發達國家的一成。隨著散客時代的加速到來,這一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因此頗受投資者關注。”
一些金融界人士對筆者表示,當前已有部分投資者瞄準了移動酒店,而且相關機構也非常看好這一新興業態的發展潛力。
對于移動酒店的投資與運營,參加首屆移動酒店發展峰會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們也給出了中肯的建議。他們認為,移動酒店不宜過度追求體量,應以體驗性、私密性、主題化等消費者需求為目標;在營銷方面,要注意引導消費者改變傳統的住宿理念;在服務方面,應側重整潔、舒適等軟件服務而非一味追求硬件達標;應與當地文化深度融合,絕不能讓移動酒店獨立于旅游環境之外……
有投資者表示,考慮到移動酒店的特性和優勢,該項投資不僅成本較低,而且產品使用率高,翻新和維護更加便捷,還能有效規避旅游淡旺季帶來的投資風險,是當前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方向之一。
目前,移動酒店正以各種各樣的形態逐漸走進中國消費者的視野。究竟這一產品將展現出怎樣的生命力,又將帶給旅游者怎樣的體驗呢?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